音樂劇評論
2023.11.08

開發中,還是失焦中?:《台北大空襲》的改編距離

2023.11.08
劇       名
《台北大空襲》
演出日期
2023.11.03~2023.11.05
觀賞場次
2023.11.03(五) 19:30
演出地點
新北市藝文中心 演藝廳

看完《台北大空襲》的當下確實是暢快的,這立基於演員表演、音樂編寫、場面調度等都有高水準表現。但在劇本方面似乎得有更多思考…同時,若我們可藉由這樣的娛樂經驗,更加認識歷史本身,或許仍是可期待在這些改編距離裡拉近與歷史的連結

文 吳岳霖(駐站評論人)

音樂劇《台北大空襲》背後有兩層改編關係:一是歷史事件「台北大空襲」,也就是1945年5月31日美軍對當時仍屬日本統治的台灣發動的轟炸行動。另一層則源於這場台北史上最大規模的空襲攻擊行動,過去未見於教科書,多數民眾也一知半解,因此迷走工作坊開發《台北大空襲》桌遊(2017),並於2023年由迷走工作坊與方兔互動娛樂工作室共同開發同名PC遊戲。身為2.5次元音樂劇,《台北大空襲》的改編對象應為桌遊與電玩,導演高天恒、編劇張元及陳秝董將其設定於這款桌遊遊戲的封閉測試,由兩名Game Master帶領一群玩家,透過扮演方式進行遊戲。同時,這也產生音樂劇與桌遊、電玩遊戲,乃至於音樂劇與真實歷史間的改編距離。

閃避歷史與語言焦慮的聰明做法

《台北大空襲》將情節架構於桌遊,不只是桌遊內容,主軸更是玩桌遊的過程。玩家依據一開始的角色抽選,扮演的是「遊戲中的角色」,進入該場景——雖說遊戲角色取材自歷史事件,但多是虛構。然後,Game Master有可能會依據遊戲規則與程序,隨時打斷扮演狀態,回到遊戲現場。

這樣的做法最先閃避掉的是,歷史劇改編常有的「語言焦慮」,特別是近幾年常演繹的日治時期。該段時期主要使用的語言是台語、日語,為處理表演與觀看的門檻,最常見的做法是將日語改為華語,諸如音樂劇《熱帶天使》、治警事件百年紀念創作藝術節中的《大正十二年》、《春風得意樓》(註)等。不過,《台北大空襲》並不是歷史劇,其與歷史隔了一層桌遊的關係,於是藉由這個縫隙聰明地處理掉扮演對象的問題——他們在劇中看似切換成日治時期的人物,但其實是現代人進入遊戲的狀態,因此遊戲語言本就不一定得遵照真實,更著重於遊戲的溝通對象。因此,Game Master在進入遊戲前曾說明不使用台語與日語,反倒有點多此一舉,更加體現我們對語言的某種焦慮。

進一步地,這也多少閃躲掉歷史考證,包含江山樓裡藝旦所唱的曲、所跳的舞,劇中人物所著的服裝等,在桌遊封測的設定邏輯裡有效忽略這些基本問題。甚至可擴大解讀的是,這種與真實事件的距離,製造了疏離感。反覆切換人物扮演、語言等設定的未盡,讓我們感知到自身對歷史的無知——不過,這也有可能是作為觀看者的過度詮釋。

《台北大空襲》劇照、攝影/唐健哲

委身於開發中,隱藏了失焦的可能

改編策略雖然聰明,但造成目的性的失焦。也就是說,《台北大空襲》的重點到底是對於這段歷史的拾起、還是這套遊戲的推銷?

這也根植在開場曲就已把主旨透露,包含反覆出現的5月31、台北大空襲等字樣,以及對於自身歷史的未知等。但是,經歷了後續情節發展,再以此曲內容作為全劇收尾,所有可被探討的議題其實都未開展,還停留在最粗淺的階段,並與開場曲的企圖相互矛盾——因為全劇重點幾乎被放在前述聽起來很聰明的做法,也就是桌遊的遊戲過程。

被創作團隊認知為「Come From Away」的改編模式,看似眾人共同述說一個故事,但也造成每個人物的情感與動機都相對模糊且不明,如明智醫生、神父等,又往往是全劇關鍵,最後只成為情節啟動的開關,而非人物。同時,由於全劇以遊戲為設定,造成劇中人物的掙扎與抉擇,攸關的並非歷史事件下的生死、情義等問題,而是遊戲本身的輸贏。從基本設定延伸出來的所有情節,都顯得過於淺薄,劇中的選擇、觸發劇情都變成彼此推動的遊戲機制,甚至在選擇過程中讓全劇走向相對單一的結果。

不可否認的是,看完《台北大空襲》的當下確實是暢快的,這立基於演員表演、音樂編寫、場面調度等都有高水準表現。但在劇本方面似乎得有更多思考,如劇中說這個遊戲還在開發中,是否可期待音樂劇也有繼續進化的可能?同時,若我們可藉由這樣的娛樂經驗,更加認識歷史本身,或許仍是可期待在這些改編距離裡拉近與歷史的連結。

註:我為該藝術節的創作陪伴,本評論並無意討論此藝術節,僅用以舉例說明。

讓榮耀平台孵育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