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評論
2023.07.13

儀式的路途-聊《勸世三姊妹》與場景建立

2023.07.13
劇       名
《勸世三姊妹》
演出日期
2023.07.01~2023.07.09
觀賞場次
2023.07.08(六) 19:30
演出地點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大劇院

跟國珍走過這一趟牽亡的旅程,又哭又笑,彷彿陰間路本就該如戲般七彩繽紛,傷心又快樂地合理至極。台上的演員扮演著角色,又用角色扮演著牽亡儀式的分工,讓牽亡在喪葬禮俗中的意涵在舞台上昇華。

文  Cheno Chen(駐站評論人)

《勸世三姊妹》成為今年各層面最引人注目的音樂劇並不令人意外,在疫情期間的每個讀劇試演階段都傳來優秀評價,從題材發想到劇情切入都有引人注目的商業概念。雖然發想自契訶夫(Anton Chekhov)的名作《三姊妹》,卻明顯已經走出自己的路途。團長暨導演曾慧誠與製作人林易衡二人領軍一步步陪伴作品從概念茁壯成現象級作品(註1),即便發展前期因政治紛擾而引出了髒話與誤用地址的爭議,但作品在結合本土文化與主流娛樂的目標上,《勸世三姊妹》有著教科書等級的示範。

故事描寫一家三姊妹(其中小弟是名性別認同女性的異性裝扮者),大姊宋國珍對欠賭債逃家的老爸心懷怨恨,卻為了保存記憶中的老家回到雲林虎尾,沒想到捲入親戚大伯公的死前遺囑,指定他們重拾家業,重現老爸老媽的招牌牽亡。三姊妹在自己記憶中的故鄉展開了一段冒險,最後也因此給自己一段和解儀式,一齊解開家族秘密與腦中父親宋德正的種種回憶。

詞曲是畫面也是動能

《勸世三姊妹》詞曲創作是絕對亮點,從整齣戲的佈局來看。創作者以驚世駭俗的髒話迅速建立宋家恩怨情仇,用村民的〈虎尾好未來〉帶入故事背景建立,從〈看你ㄟ面〉和〈老公主〉聽見主角和姊妹的 「I want」,靠著〈好花得時〉建立男女主角的浪漫情愫,一路到〈你嘛幫幫忙〉都一再堆高推進劇情線,創造一波又一波的衝突看點。

再攤開每一首歌的設計概念,作詞詹傑將遊花園、過路關、獻紙錢等牽亡符碼與歌詞暗藏於上下半場的曲目之中,從故事結構上偷偷帶我們走了一遭牽亡儀式,作曲康和祥更將傳統儀式的曲調轉化結合西式音樂,從福音音樂到RAP饒舌,再從傳統台語歌到派對電音,創作者的配合展現極大的靈活彈性,又不曾偏離主題,令人大開「耳」界。而歌隊歌詞的選用也讓人十分讚賞,各種恰到好處的狀聲詞與背景聲選用,不僅建立了場景,更建立了場景的動感,讓觀眾自然而然被推動,跟著音樂節奏感往下吸收故事情節。

《勸世三姊妹》劇照 攝影/林政億 TeRRy LiN

在歌曲之間是呼吸還是暫停?

勸世的歌曲創作象徵著台灣音樂劇發展一路走來的累積,團隊充滿默契的表現也是從「躍演」還是「耀演」時就一路堆疊過來的功力(註2),這些開花結果令人感動。但由於曾經看過讀劇版,還是不得不指出大舞台版極力呈現著音樂歌舞的畫面,卻在場景銜接的橋段仍有調整的空間,若能從創作部門就開始檢視,整合歌曲前後的戲劇銜接和場景設定,或許也有機會再降低後台技術的執行難度,環環牽動。

旋轉舞台的使用看似能快速換景,卻因為量體偏大,反而讓換景勞師動眾,在畫面和節奏上都略為影響了故事推進,為此新添的串場說書人,雖有趣味,卻在反覆使用後成了意圖明顯的手段,部分較大結構的歌曲,是否有可能提早幫助換景完成,或將不同時空的小戲分區結合進結構中,會是下一版期待看到的進化。

當然,這些都是瑕不掩瑜的挑剔,但讓觀眾和團隊都苦惱的戲長,還是得從根本的設計和敘事銜接來下手剪接,讓已成定局的佈景能運作地更流暢,也希望這斗膽建議是一紙合理的符仔指路。

勸世勸善勸得無病無痛無罣礙

回到故事,跟國珍走過這一趟牽亡的旅程,又哭又笑,彷彿陰間路本就該如戲般七彩繽紛,傷心又快樂地合理至極。牽亡在喪葬禮俗中的意涵在舞台上昇華。台上的演員扮演著角色,又用角色扮演著牽亡儀式的分工。

在劇中不同的角色安排都吸睛,不論是分飾二角的呂承祐、用吃貨的扮相來Belting的張芳瑜、喜劇效果拉滿的宮能安、鄉土風情畫中的王為、曾志遠、曾思瑜、黃奕豪、李旻潔、黃匯森、胡雅絜、周宛怡等人,都各自抓住機會成就精彩豐富的唱段。飾演主角的張擎佳,表現更是讓人豎起拇指、回味再三,極具穿透力的歌聲和〈老公主〉一曲完美的演繹直獲人心,而當國珍對媽媽自白「我最珍惜的人,就是我自己,我好想念過去的自己。」,演出真誠而揪心,對我來說也是整部戲的重要轉折。

通常我們都要等到意識到人會走,緣會散,才會嘴中唱著哭調、心中努力祝福,我們也才願意學會和自己和解,也才能在下一輪的緣分更懂得珍惜他人,陪伴他人。我想這就是勸世要勸的內涵,也是千古命題。而有了歌曲陪伴,這樣的儀式與路途靠著戲劇再現,難道不正也是劇場之所以勾魂迷人的核心?

註1:未完稿又傳來台中開賣五分鐘秒殺的消息,創下臺中國家歌劇院中劇院的音樂劇紀錄。
註2:躍演原名耀演,於2016年更名。

讓榮耀平台孵育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