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評論
2023.08.24

透視自我的礙與愛-評《誰偷走了我的字》

曾翌
2023.08.24
劇       名
《誰偷走了我的字?》
演出日期
2023.07.28~2023.07.30
觀賞場次
2023.07.29(六) 10:30
演出地點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球劇場

在輕鬆卻不失層次感的美學中,讓「如何面對障礙」的議題討論,從生硬轉化為具有人情味與感動的歷程…觀眾彷彿也隨著音樂,一同經歷了一趟自我和解的歷程。

文 曾翌(現職大專專任助理,喜愛觀察劇作行銷模式)

《誰偷走了我的字》以「找回被偷走的字」作為故事骨幹,講述一位從小考試科科滿分的高材生高百晟(李培松飾),有一天被哈佛精靈王國只會畫畫而不被看重的精靈繪繪(陳敬萱飾)偷走了「寫字」的能力,看似截然不同的兩者彼此交會,而展開了一段找回「字」並找回「自己」旅程,在揉合真實光景與魔法幻想的框架下,點出了現今社會教育樣態所衍生的議題。

《誰偷走了我的字?》劇照 提供/刺點創作工坊、攝影/張元

一開始,對孩子寄予厚望的母親 (張仰瑄飾),面對頓失書寫能力的百晟,在社會的眼光中,直覺孩子不夠「努力」,也讓百晟面對障礙的失落與自卑更加強烈。直到母子二人進入了精靈王國,透過繪繪的圖畫(魔法),母親看見了兒時的自己如何因著家人的教育模式而遺落了夢想,也看見自己如何複製了相同的模式來教育、傷害了自己的孩子。透過繪繪的魔法,教育裡的代間傳遞(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所帶出對社會價值、自我形象的影響,在投影技術、音樂搭配,和演員以改變唱腔區分年齡細微差異的演繹中,清晰地向觀眾展現。

除了母親在繪繪的幫助下回望童年,繪繪的狀態彷彿是母親的「替身」一般,療癒了因為喜歡畫畫而被社會排斥的彼此。繪繪也在旅程發覺自己「創造」出的「偷字魔法」在這個世界裡是如此特殊。不僅是繪繪被其他精靈責怪為何擅自創造魔法書(教科書)上沒有的魔法,在現實的教育環境中,創意也是時常會被侷限的。但戲劇媒介本身,以及劇場所強調的現場性,卻恰巧凸顯出創造力自信(creative confidence)的重要性。最終,母親與百晟鼓勵繪繪:

『夢想不在無邊無際的遠方,
而是看見自己身上珍貴的寶藏,
你可以比星星還閃亮』

如此「想做就去做」、「活出自己」的勇氣,正是劇場作品在每一個現場的靈光中所帶給觀眾的感動。

除了角色刻畫與議題傳遞的完整度外,在音樂編排上,設計者讓曲目藉由調性、節奏的轉換,讓不同角色詮釋出不一樣的心境,角色各自面對的議題也藉著音樂更深刻傳達出來讓觀眾理解。在此,音樂降低了觸碰角色內在的門檻,在輕鬆卻不失層次感的美學中,讓「如何面對障礙」的議題討論,從生硬轉化為具有人情味與感動的歷程。

從「追求一百分人生 ,百分百成功的保證」到「用來寫字的一隻筆,也能畫出夢想的藍圖」的轉折,彷彿也讓觀眾隨著音樂,一同經歷了一趟自我和解的歷程。 《誰偷走了我的字》在投影技術與演員演唱的配合中,豐富地將因著障礙特質所產生世代間的關係張力與自我認同問題展現出來,在編劇張元親身經歷的筆下,也帶給人一段關於當代教育的反思,絲毫不失溫暖與感動。

讓榮耀平台孵育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