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評論
2025.02.03

2024讀劇匯-在讀劇中感受時間所編織的故事

2025.02.03
劇       名
2024讀劇匯
演出日期
2024.10.19~2024.12.29
觀賞場次
演出地點
二條通劇匯

文/芃(只是愛看戲的生物人)

一齣戲的時間描述可以影響整個故事的節奏並製造各種氛圍效果,例如《最後那五年》就是藉由相反的時間線呈現出獨特的愛情視角,而《漢密爾頓》也透過很精彩的時間倒轉營造了不同的情感描繪。這次讀劇匯的八齣讀劇中,「時間」的安排我也覺得是有趣的。基本上我粗略分成「過去和現在的切換」以及「同一個時間點的先後呈現」,《爬上頂樓看月亮》、《阿媽的比基尼》、《HOME RUNning》、《極道繼承人》和《媽的地獄之旅》偏前者,而《三胞胎的我在完成夢想之前死掉了(還好我有兩個兄弟)》、《偷吃?好吃!》3.0進退兩男和《還在路上》就比較表現出後者。

在過去和現在的切換上,《月亮》透過「附身」的概念不斷描述著當下時空的學校怪談和過去日據時代的場景,在音樂的製作上也有很明顯的時代風情,時空的切換是這齣戲很重要的架構,整個故事節奏掌握流暢也營造出溫暖的氛圍。在藉由「回憶」帶出曾經的記憶時,《阿媽》用回憶中的人事物帶出了主角對於比基尼的執著原因,小小的話語碎片也在故事最後點出了主角勞碌生活的根源,很明確地勾勒出主角的角色樣貌;《HOME RUNning》則是同樣用回憶告訴觀眾帶給主角信心的項鍊來源,但雖然是很重要的關鍵情節卻僅揭示了相關的人物而少了項鍊能帶來信心的原因,因此反而使故事變得不夠深刻;《極道》的回憶用在表現每個角色的背景並不只侷限在主角身上,記得好像比較多是用話語描述,我想會不會是因為繼承人的可能性不見得只是我們以為的主角?《地獄》則是以孟婆湯為由隱約地告訴觀眾主角的背景身世,讓主角為了揭開自己的過去而推進故事,期間也藉由「望遠看到現世」來切換不同的時空並強化主角尋子的執念,因為此劇希望做成影集式故事,如何抓穩主角的軸心變得很重要。過去和現在的時間切換要傳達的部分往往是主角內心的想望或是建構主角樣貌的原因,在這五齣讀劇中也都能看到不同的呈現方式和效果。

李亭儀(柯力云)《還在路上》、攝影/楊程皓

同一個時間點的先後呈現通常比較會出現在揭露謎底的時候,《三胞胎》在這個部分做得很精采,各個角色唱歌說著自己故事時很自然的抹掉了關鍵角色的痕跡,直到後半場透過相同的歌曲描繪相同時間點時才揭曉,不需要重演一次當時的情境就很清楚讓觀眾知道這個橋段的時間在故事的哪個位置。而《還在路上》則是透過重演相同場景去說明不同角色的反應和視角,雖然近似於《今晚,我想來點》的視角切換,但可能因為是讀劇所以無法透過舞台呈現效果而顯得重複感太過強烈,也因此會需要多考慮劇本中不同視角要如何明確的切換。時間點的切換在《偷吃好吃》的故事裡比較算是增加娛樂感的做法,由一個角色直接講明倒回十分鐘前並著重在這個角色的內心情境,製造出前後故事呈現的明顯落差讓人忍俊不住。

讀劇的形式比較能讓人著重在文本去看一齣戲,但這次讀劇匯八齣讀劇仍然都有各自的呈現方式,演員本身的個人魅力都還是會影響到讀劇的效果。讀劇是個有趣的形式,更仰賴觀眾的想像去建構世界也更能凸顯文本中「時間」的運用。這次雖然是從文本中的時間概念來看這些戲,卻也忍不住好奇當舞台和表演動作以及導演手法加入之後是加強時間感或是弱化時間感?甚至如何實際在舞台上切換時空?總覺得都是很值得留意的變化。

讓榮耀平台孵育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