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牆的路上,割捨的藝術-音樂劇《熱帶天使》獵女犯1940s
為了能在有限的時間裡,讓每一個角色都留下最精華的段落,就代表丟失了每一個角色的完整劇情曲線,徒留觀眾在一次又一次的濃烈情感中,抓不到為之感動的理由。
文 連士堯(駐站評論人)
《熱帶天使》從2019年讀劇起就有熱烈迴響,累積一票粉絲,在一片好評聲中,今年以更高規模製作登上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大劇院,吸引許多像我一樣,並未看過先前任何一版的「小白」前往欣賞──在中場休息時,我的感受與周遭許多觀眾討論相同,充滿了對於劇情安排的不理解,以及先前好評從何而來的困惑,然而上半場其實已演足了90分鐘!也不免預想首演週後,此劇會遭受到多大的討論與批評……事後的網路輿論也正如所想。
抱著困惑一路到了下半場,演到蔡香腸(Ctwo飾演)與雪子(辰亞御飾演)畫風丕變的熱鬧歌曲〈一百萬種的死法〉時,突然懂了此版《熱帶天使》的問題癥結:創作者的「捨不得」!以我這個「小白」的眼光,上半場不論是蔡香腸或是雪子,都只像是推動主角劇情的功能性角色,甚至無法分辨雪子跟安子之間的區別,也沒感受到蔡香腸與雪子之間有著什麼特別的情愫。到了下半場突兀地出現了要一起逃亡的深厚感情,而且曲風也是之前從未出現的歡快感,依照劇本邏輯,上半場應該也有一首較為軟調性的歌才有呼應──後來也的確查到,先前版本有這麼一首叫〈危險遊戲〉的歌。
但上半場時間已然緊繃,到底要刪掉哪些部分才能保留想講的事?看起來過於歡樂卻對主角劇情沒幫助的〈危險遊戲〉就被刪除了。可是〈一百萬種的死法〉實在太過討喜,歌隊甚至還在台上跳起「殭屍舞」,能博得觀眾滿堂彩,就被保留了下來,事實上這段的確也是當晚觀眾反應最熱烈的地方。然而這麼一刪一留,在整體劇情就顯得失衡,不但破壞了原本上半場的悲劇調性,甚至也沒有凸顯出蔡香腸與雪子的心境轉變,到了下一場戲兩人立刻被抓,一死一瘋,自然也對觀眾無法產生情感連結。
見微知著,細想本版《熱帶天使》的段落安排,似乎都有著這樣的傾向:單看任一段都有其可觀之處,詞曲撰寫相當成功,像是〈化作神風〉、〈女人樹〉,還有如同台語金曲的〈你會當哭〉等等,皆是目前台灣原創音樂劇中,少數能讓觀眾留下深刻旋律印象者。然而全部串連在一起,就顯得顧此失彼,為了能在有限的時間裡,讓每一個角色都留下最精華的段落,就代表丟失了每一個角色的完整劇情曲線,徒留觀眾在一次又一次的濃烈情感中,抓不到為之感動的理由。
或許也因為如此,本版《熱帶天使》還新增了由楊烈飾演的老林逸平,透過與女兒的對話,最終熱血疾呼「台灣人講自己故事」的理念。但直白地這麼一框住,那在劇中呈現的松永、安子、羅莎琳等不是台灣人的故事呢?故事說得好,就不必有講解故事者,此處更動可能無意間呈現出創作者對於此版的缺乏信心。
很多批評不能諒解的是,這齣戲不是修了三年多,為何感覺最後沒有變更好?若任何創作都是「時間越久就能越好」,那應該就不會有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三境界,也不會有「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或「撞牆期」的說法了。在借鏡歐美的音樂劇製程之時,我們是否忽略了越到後期,就應該要有越多市場眼睛盯著看的面向?若台灣音樂劇界視「商業化」為終極目標,創作者對於內容越陷越深之時,場館方/投資方是否該丟掉過往「完全尊重藝術家」的模式,而多加以第三者角度給予更商業考量的建議呢?直接丟給大眾檢視,對於創作者或觀眾來說,都是多餘的碰撞過程,往往兩敗俱傷,觀眾不繼續買單、創作者也失去信心,有多少能夠發展至更加成熟的音樂劇,就在此終結呢?這樣看來,或許台灣音樂劇製程發展也遇到「撞牆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