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評論
2023.09.14

文字的想像,舞台見真章-臺中國家歌劇院音樂劇培育之《當亞斯遇上人魚》與《請聽神明的話》

2023.09.14
劇       名
《當亞斯遇上人魚》《請聽神明的話》
演出日期
2023.08.05~2023.08.27
觀賞場次
演出地點
臺中國家歌劇院 角落沙龍、臺中國家歌劇院 小劇場

將文字搬上舞台,需要更多基本功與細節,卻也是產業成熟的必經之路,期待台灣以場館推動的音樂劇創作發展,也能共同摸索出一套有效模式。

文 白斐嵐(駐站評論人)

臺中國家歌劇院近年積極推動音樂劇,除了每年「夏日放/FUN時光」廣邀國內外精彩作品演出,也以各種形式參與音樂劇創作與孵育。前篇文章提及的嚎哮排演《別叫我(鄭)成功:藝術界歸來的兒子》正是在歌劇院支持下的前期發展。這一個月來另有《當亞斯遇上人魚》(紅潮劇集)與《請聽神明的話》發表:前者為歌劇院前駐館藝術家(2017-2018)王靖惇的劇本創作,月初於角落沙龍舉辦非售票讀劇;後者為歌劇院與中國信託合作的「音樂劇人才培育工程」獲選作品,前一年已先行完成讀劇發表,今年則邀請刺點創作工坊參與製作,協助編劇將劇本搬上舞台。兩齣作品尚處不同階段,此外,編劇的職涯經驗不同,也讓歌劇院著力的角色不同──最終能否順利走下去,還是端賴於將文字轉化為舞台時間與空間的挑戰是否能一一克服。

巧合的是,這兩齣作品都有著相當親切的言情小說/偶像劇設定,但卻也走上截然不同的路徑。

《當亞斯遇上人魚》劇照 提供/臺中國家歌劇院、攝影/劉璧慈

王靖惇編導、梁允睿作曲的《當亞斯遇上人魚》,描述具有亞斯柏格特質的男子英雄(梁允睿飾)遇上漸凍女孩慢慢的故事,角色身分讓人想起幾十年前紅極一時的痞子蔡網路小說《輕舞飛揚》──在網路發展的曖昧感情,日後才慢慢得知女主角患有絕症,進而讓男主角獲得另一種成長。人魚慢慢是名樂觀充滿正能量的直播主,聲音讓英雄想念起自幼離開自己的媽媽。英雄因此加入慢慢直播,幫助慢慢實現去瑞士旅遊的夢想,因為那裡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隨著慢慢的病情被英雄發現,我們也終於理解前後鋪陳許久的「環遊世界」,其實是因肉體自由不可得,只能退而尋求精神的自由(安樂死)。從小女孩的浪漫夢想,到面對絕症所欲行使的最後一絲身體自主權,其中雙關轉折叫人無比動容──即便還是會貪心地期待劇情最後不要走回「女主角的犧牲換來男主角的成長」這類老路,而能對女主角最終抉擇有更多著墨。

就讀劇形式而言,兩名演員坐定位,搭配設計過的投影畫面,很有效地傳遞了「真相大白」的張力。但日後一旦搬上舞台,該如何在角色的肉體侷限(坐在螢幕前直播的慢慢其實幾已癱瘓)與表演動態之間取得平衡,進一步反轉觀眾認知?也讓人格外好奇導演經驗豐富的王靖惇,下一階段會如何運用歌隊(如其演後座談所言)處理自身劇本的走位挑戰。

相較於《當亞斯遇上人魚》的翻轉,由陳治廷編劇、林絲雯發想的《請聽神明的話》,劇中偶像劇設定倒是有更多進步空間。容我先聲明,偶像劇設定並不意味著老套又公式化,近期多齣精彩作品其實都是善用通俗敘事元素,端看作品如何翻出新意。當然,這樣比較並不公平,畢竟《請聽神明的話》所屬的培育計畫,多是初試啼聲的編劇,歌劇院也因此在過程中提供大師班、工作坊協助發展,更邀請線上導演執導,藉此點出劇本盲點並討論出更多可能性。每一次的階段性呈現,事實上也都肩負著找到問題、修正問題的任務。

《請聽神明的話》劇照 提供/臺中國家歌劇院、攝影/林峻永

《請聽神明的話》劇末眾人唱著「想聽神明的話,先聽你心裡的話」──對我而言,這句歌詞確切指出了現階段劇本最大的問題,意即角色動機不明,所有事件都是為發生而發生。故事以月老廟為場景,意外死亡的父親想要彌補未能陪伴女兒長大的遺憾,而身為演員的女兒則因哭不出來,想要談場戀愛體驗人生情感。女兒遇上木訥工程師、陷入愛情的同時也化解了對父親的不諒解。

儘管題材新鮮有趣,將月老與配對軟體相並置,也讓人聯想前陣子話題電視電影《聖筊》的詼諧隱喻,以傳統民俗呼應當代科技;然諸多設定看不見更多鋪陳,邏輯也不夠明確,是較可惜之處,在此不多贅述,倒是期待藉由劇本搬演,與專業導演、演員工作,能讓編劇更具體掌握修正方向,如安歌的位置(註1)、演員上場的時刻(註2)等,以達成階段呈現的最佳效益。

將文字搬上舞台,需要更多基本功與細節,卻也是產業成熟的必經之路,期待台灣以場館推動的音樂劇創作發展,也能共同摸索出一套有效模式。

註1:舉例來說,女兒與工程師看上眼的互動段落,其實略顯過時也有些尷尬,此處若能以歌曲處理,或能沖淡些許台詞礙虐(gāi-gio̍h)之處。

註2:父親魂魄開場就在台上,卻因交代劇情需要,第一首歌就徹底如局外人般被晾在台上。

*評論人觀賞場次|《當亞斯遇上人魚》場次:8/5 (六)14:30、《請聽神明的話》場次:8/27(日)14:30

讓榮耀平台孵育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