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條通劇匯
活動花絮
2023.11.08

《拉赫曼尼諾夫》音響實務交流

講者|韓國文化音響總監 김주한 金胄漢
口譯|C Musical共同創辦人 張芯慈
活動側記|榮耀基金會 賴郁欣、鐵吹製作 陳星奎

由C Musical引進的韓國音樂劇《拉赫曼尼諾夫》10月中旬在北藝中心大劇院登場,榮耀基金會分別在10/14及15舉行了兩場音響實務交流會,除了觀摩演出前的sound check工作及舞台上的音響配置外,演後也特別邀請到韓方文化音響公司的總監金胄漢來解析演出中的音響系統設計及相關作業。

韓國音響組織分工

在韓國,聽覺上的感受以及音響系統的規劃會由「音響設計(sound designer)」負責,這個職務的重要性在於要思考如何以最精簡的器材及有效率的工作方式將音樂總監(music director,也稱作音樂執導)和導演想表現的聲音呈現出來。至於控台的操作則是由「operator(音響控台執行)」負責,而配戴演員麥克風的工作則由「RF engineer(無線通訊工程師)」完成。

開演前的工作週期

韓國音樂劇的製作方會在開演前四~五個月找到委託的音響公司及音響組,此時團隊可大略得知製作預算及演出的規模,藉此抓出該演出所需的配置。直到演出前兩週音響公司才會密集與創作組工作,從音樂總監及導演雙方想要呈現的狀態取得聲音的平衡(包含音壓及音色etc.)並調整所需的音響設備及架設的位置。如果是近年流行的沉浸式演出(immersive theatre),這樣密切與導演、音樂總監工作的時間則會拉長至兩個月。

音響設計要與誰溝通?

音響設計主要會與operator進行多次溝通,讓彼此在執行聽覺的工作上達成共識,而呈現的方向及質感則會在音樂總監及導演的想法上取得平衡。金總監說這次一同來台的operator是共事十年的戰友,因此彼此間已有默契,可以減少許多磨合及溝通的時間。他也明白有時候operator站在控台處會因為距離而有所受阻,可能造成溝通上的誤解,因此他會自己站到operator的位置上感受,再反過來設定該位置應該要聽到的聲音指令。

大劇院演出的音響配置

對於這次來北藝中心演出,金總監除了到現場場勘之外,還另外花了兩小時來做聲音模擬的前置工作。他使用d&b ArrayCalc模擬軟體,以相似的喇叭型號及數量,來評估音場狀況是否有涵蓋不佳的狀況。在場勘後他決定增加喇叭數量,包含鏡框左右側的兩組陣列喇叭(line-array speakers)及觀眾席第一排八顆點音源喇叭(point source speaker),他也分享這次選擇自己習慣使用的處理器Meyersound Galileo 408,以及透過Rational Acoustics Smaart軟體工具分析場館各處的音量及頻率響應,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分析音場。

在音量涵蓋方面,觀眾席的中後段與二樓前半主要使用大劇院內基本配置的左中右三組陣列喇叭,做為主喇叭(main speakers),觀眾席中央走道前涵蓋不足的部分新增一組團隊自備的陣列作為鏡框喇叭(proscenium speakers)。鏡框喇叭無法覆蓋到的前排中央部分,則使用前區補償喇叭(front fill speakers)。本次演出設計上並未使用館方的內建的front fill,而是在未售票的觀眾席第一排架設了八顆團隊自備的點音源作為front fill喇叭,同時當作控制"image" 的工具。二樓後排的部分因為館方二樓的delay補償喇叭相對觀眾的角度過高,金總監認為影響他希望的"image"方向,所以他選擇不使用館方的delay喇叭,整個二樓也僅靠館方主喇叭來涵蓋。

所謂"image"指的是"sonic image contorl",中文可以叫做音像定位控制,意即透過不同喇叭之間的參數調整來讓觀眾感覺聲音從音響設計希望的方向來。其主要可以調整的手段包含改變不同喇叭的音量時間差。人類聽覺心理學上會有所謂"precedance effect",即除了音量以外,當一個聽眾可以同時聽見播放內容相同的兩顆喇叭-比如前排的觀眾會同時聽到陣列喇叭和front fill喇叭裡同時傳來演員的聲音-會感覺到聲音好像從較早到到達的喇叭的方向來。本次金總監的就是透過時間差的方式,來讓聽眾感覺到演員的聲音好像是從舞台中央傳出,而非實際貢獻主要音量的主喇叭和鏡框喇叭兩組陣列系統。他調整前區image採用的詳細調整步驟如下:

1.在校正完頻率響應之後,利用Galileo內建的All pass filter將不同組喇叭的中低頻相位響應盡量調到一致,以免發生干涉。

2.以Smaart先將陣列喇叭和front fill喇叭,在兩者都聽得到的交界處觀眾席抓取基本的delay time,先做大致對齊。

3.實際坐到兩組喇叭的交界處聆聽,微調front fill喇叭的delay time,準確地抓出足以讓precedance effect發生,聽起來聲音來自舞台所需的delay time。

金總監對image控制的目標形容是"藉此讓聲音聚焦在演員頭部高度的位置",他說如果是演唱會的形式,通常音響設計都會讓音樂的image在舞台上,不過這會依據每個設計的經驗有所調整。而要能做到到控制image,front fill喇叭是不可缺的關鍵,其功能不是只有單純補足前排中央的音量而已。即使front fill 發出的音量不大,但是有架設與否絕對會影響到聽覺的感受。

在混音分組方面,現場將混音內容分成人聲和音樂兩個stereo group,直接將兩個group送入Galileo,由Galileo來針對不同喇叭分配不同比例的人聲和音樂,這和常見的在控台用matrix執行的方式相似,但直接將group送入系統處理器讓他可以在4 in 8 out的DSP架構下完成每組喇叭都能獨立調整音樂人聲比例的系統。

《拉赫》的聽覺質感

過往許多製作的音響設計較以重低音及有震動感的方式呈現音樂,不過同行的專業音響師分享,隨著大眾使用耳機聽音樂的習慣,近年的現場演出也漸漸轉以「質感」取重,專注於每個聲音呈現的細緻度及分層,根據這一點,金總監補充說明了他的聽覺設計,若將控台位置感受到的音場視覺化比喻的話,會分成人聲與樂器聲,人聲會聚焦在觀眾席約前九排這一區,反而不會在舞台上,而樂器聲則是在樂池區的位置。

延伸補充,《拉赫》距離首演已經過了八年,其實當今我們聽到的聲音呈現已經和八年前有所差異,除了場地規模不同,也為了照顧更多的觀眾客群(長銷商業化),因此樂器(鋼琴、提琴)的呈現會跳脫古典樂,更趨近於流行的風格來呈現。

音樂劇的收音方式

韓國的loop(特殊造型耳掛麥克風支架的代稱)為了貼合演員會根據每個人的耳型製作,與台灣常見的貼麥不同,韓方的麥頭不會直接貼在臉上,是用鐵絲凹出一個單耳的支架,讓麥頭稍離臉頰約一指的距離,這會讓聲音更有共鳴。麥克風常見的做法有貼上髮際線、貼臉頰及耳掛,貼在髮際線的音色較能強調出高音,適合三千席座位的劇院,而前述提到的loop則是以強調中低音為主,以上這些選擇都沒有標準答案,是取決於每一檔演出的需求。而金總監也藉此分析了中文語調的共鳴,是較向後延展的,因此他判斷可能使用loop收音的效果會較貼臉的方式更好。

成為演員的好朋友

音響技術人員在演出中要時刻觀察演員的表現,跟隨著情緒及節奏,「補足」不足之處,並且也需要因應每個卡司、角色給予適當或習慣的監聽(monitor)比例,像是有些演員不喜歡聽到自己的聲音太多,或是唱段中合聲的不同需求等,也可能會因為這些需求而衍生出監聽串到觀眾席的問題等等,這些都是需要透過音響專業的判斷及技術來協助。

在演前的活動中團方讓與會者們觀摩RF engineer 替演員戴麥的工作,也讓大家在sound check的期間自由走動到劇場內各個角落感受音場和台上的監聽比例。在演後交流過程中金總監不吝嗇地分享了他所有設定的訊號及數據給與會者觀看,並且藉此解析演出中的聲音分佈及調整方法,他也多次強調,這些內容並非標準解答,音響系統的設置及聽覺的平衡還是需要依據每一檔製作的內容調整,也會因為每位音響技術人員的習慣及經驗而有所不同。

讓榮耀平台孵育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