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 臺中國家歌劇院 」標籤的文章
-
2023音樂劇演出回顧投稿-淺論《怪胎》音樂劇中的風格與情感剖析
文/Artemis(就讀於藝術學院,正在嘗試撰寫表演藝術評論,透過文字轉譯所思所想,是另外一種在記憶中長存的方式) 整場演出由歌隊整齊劃一的動作拉開序幕——女主角陳靜(康雅婷飾)與男主角陳柏青(周家寬飾)身著明黃色與深藍色雨衣,是其中最鮮明的存在。 《怪胎》音樂劇的整體風格非常輕盈,讓人會心一笑的笑點... -
2023音樂劇演出回顧投稿-《小王子》中文版音樂劇:真正重要的事情,只有用心才能看見。
文 希姆Shimu(藝文愛好者) 我終於有時間能好好寫讀後感了!我是在11月4日晚上七點半於台中歌劇院看《小王子》中文版音樂劇,內心留下收藏了很多的感動,中文版的場景、樂音和故事跟韓版的幾乎一模一樣,除了部分台詞轉成比較在地特色的內容,其餘跟我看韓版的沒什麼大不同,反而更能看懂故事內容。 我覺得一部好... -
文字的想像,舞台見真章-臺中國家歌劇院音樂劇培育之《當亞斯遇上人魚》與《請聽神明的話》
將文字搬上舞台,需要更多基本功與細節,卻也是產業成熟的必經之路,期待台灣以場館推動的音樂劇創作發展,也能共同摸索出一套有效模式。 -
從小劇場到大舞台的苦魯之旅-《幕後傳奇—苦魯人生》
巡演九年,演員早已駕輕就熟,展現絕佳默契,卻又未失新鮮與驚喜;尤其是林玟圻(C2)、蔡邵桓(叉燒)兩大「台柱」,讓小角色有了大格局。 -
在深淵看見光──聊《近乎正常》的緊張與鬆弛
《近乎正常》花了十多年才飄洋過海抵台,不得不為製作團隊的勇氣鼓掌,因為即便回到百老匯,這部拿過普立茲獎的音樂劇都不算娛樂取向的文本,在市場上要如何激起反應,製作團隊下足了苦心。不論是遠道而來的卡司,還是國內頂尖老手,齊聚一堂本身就已是看點。 -
諸君,談風格的時候到了!-百老匯搖滾音樂劇《NEXT TO NORMAL近乎正常》
台灣音樂劇發展幾十年來,從早期的演員土法煉鋼或歌手跨界演出,到現在終於養成一批專職音樂劇舞台的演員們,劇種也逐漸多元化,然而,同樣一批演員,真的能扛得起台灣目前所有的演出嗎?演員風格的考量,或許是台灣音樂劇界進入下一階段的課題,也是身為觀眾樂見的向榮過程。
